业内交流:老厂商开发手游为何容易败?

2013-09-10 11:09:41 神评论

轻信山寨

过去很多抄袭作品可以存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以往渠道方面的不完善。产品到达用户的途径过多,就像在一个庞大的水池里滴下两滴墨水,二者只要不是滴在同一个地方,就有可能同时存在并分别扩散下去;但在手游时代,随着渠道垄断的迅速形成,产品距离用户越来越近,现如今大家变成了守在一个水杯上往里面滴墨水,颜色更深的墨水很快就会让颜色浅的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种形势下会出现两种情况:

其一:通过渠道投入弥补品质差距的行为将变得非常“不划算”;

其二:在同一个市场中,品质更好的同质游戏将获得极大优势。

这就意味着随着“渠道为王”慢慢走到极致,“产品为王”的时代行将到来,现在很多平台商发现,收取广告费用将一些垃圾产品放在首页获得的收益远远低于将精品“免费”放置在首页获得的收益,最终让产品品质走上舞台的恰恰是大量低质同质的竞争者,对理智的开发者来说,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不言而喻。

当年确实有一些厂商别出心裁抄了捷径游戏取得了成功,但捷径上的人太多,捷径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正常的游戏制作流程应该是开发者看到A,总结规律思考原因总结出B,再将B使用到自己的游戏中实现系统C。而现在很多人看到某游戏的A,拿来修改一下就做成了α,到最后游戏失败了还在奇怪:我们都是a啊……

很多人开始回忆过去的辉煌。不可否认,前人的经验有为数不少值得借鉴,但这并不是说再做一个传奇、重做一个梦幻就能重现过去的辉煌。过去一去不复返,成功无可复制。当下很多人在思考让游戏返祖,再造传奇。这种现象非常奇怪,思维模式类似一个人上到大学觉得课程太难要跑回小学从而在考试成绩上碾压小学生一样。

过分保守

端游厂商做出来的永远是“未来的游戏”。两三年后产品面世时,谁也不知道这期间会出现多少新的竞品,那个时候的市场会是什么样子。但手游不同,抬头看看同行,每天翻翻排行榜,有了同质竞品及时评估调整功能模块、提升体验设计甚至直接调整项目方向成为可能,而且已经出现了成功的例子。但敏捷开发并不意味着可以理直气壮地胡乱开发,具体执行上手游开发最适宜的模式应该是瀑布开发出Alpha→迭***出里程碑→敏捷开发调增方向→瀑布开发出下一个里程碑……如此根据需求循环往复。

过分保守还体现在对题材的选择上,魔兽之前谁能想到西方魔幻题材在中国也能火得起来?很多人能举出十来个创新题材在国内折戟的例子,这就像说引进游戏在国内总是水土不服一样,参照的标准是存在偏差的。国产游戏尚且存在不到5%的成功率,凭什么要求创新游戏、引进游戏有100%的成功率?而且综合来看,引进游戏的成功率在本土厂商熟悉了本地化运营之后,再依托产品本身高品质,成功率已然大大高于本土研发游戏。

一荣俱荣

做出成功产品的制作人、团队、厂商,他的续作一定也会成功这样的惯性思维被延续到了手游。但这种想法很可能受到现实的无情打击——在这轮收购狂潮中被收购的小团队在对赌合约的三年内,在当前热门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很可能拿不出合约中那么多的利润,最终血本无归。

手游的生命周期往往非常短,甚至有很大一部分生命周期没有研发周期长。这在端游时代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很多端游厂商即使自己产品死得快,换皮上线从头来的事也干过不少,但当这种思路到了手游上……想想去年年末那个“一套引擎,三种题材,五款游戏,十分刷榜”的背影吧。游戏产业从来没有常胜将军,端游时代一款游戏可以养活团队好几年这种好事一去不复返了。

真正做产品的游戏人应该会在收购与被收购的狂潮前冷静下来。关注海外市场以往的收购案例不难发现那些制作出优秀产品的小团队在被大厂商收购后,续作的命运便不再掌握在原生团队的手中了。而且好的产品续作、续作的续作即便可以保证品质,也未必可能保证同样的市场反响。被收购前一定要想好,收购自己的大公司是不是只能看到短期收益的基克洛普斯——当然这实际是个伪命题,不是这样的厂商,谁会在这种时间点想收购?

“一篮多蛋”

很多厂商相信概率,但他们忘记了所谓5%的成功概率是留给精品的。很多厂商相信“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但他们忘了自己手上只有一个篮子。端游时代同时立项多个之所以可行,是因为从立项到项目完成需要漫长的周期,整个制作周期的不同阶段对资源的需求不同,而同时立项的项目最终完成的时间差距一两年甚至撑不到最终测试的情况比比皆是,但手游并不需要那么大的团队,那么久的研发周期,现实中很多手游研发阶段的转换非常之快,而随着对手有产品的理解深入厂商们会发现制作顶级手游需要的资源和2.5D端游相当甚至更甚!明年上半年大厂商在今年立项的众多手游产品即将轰炸式面世,届时平台沟通重点给谁?资源偏向谁?十倍于小团队的优势如果分摊给十个产品,那么大厂商的渠道优势将不复存在。

国内手游市场相较海外最大的特点是混乱,存在诸多非官方市场和渠道,这是机遇也是挑战。混乱的局面让小团队有了短暂的试水机会,但长此以往太多的团队挤在一起,也意味着渠道成本的飙升。小团队与大厂商抱团取暖的唯一可能性正在于此,可以分摊风险,亦可分享资源,但当小团队成为篮子里无数鸡蛋中的一枚时,是时候重新考虑一下这种可能性了。

支持键盘 ← 和 → 分页
17173.com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17173.com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你不知道点进去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