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 葡萄牙帝国的衰落(1)

作者: 狼九 2006年06月29日 11:02:42 我要投稿专区首页

关键字:葡萄牙帝国的衰落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对一些大帝国、大家族用这句话来形容他们在鼎盛时期的实际情况都是贴切的,对像葡萄牙和西班牙这样的帝国尤其恰当。因为这两个帝国的先天不足之处很多,其中最为突出一点是:它们的海外的殖民活动反映了当时西欧各国的某种共同需要,它们吸收了当时西欧各国的许多人力、物力、财力来从事这种开辟新航路的事业(当然包括殖民),但当它们成为庞大的帝国时,迅速成长的西欧各国民族国家会不会承认它们的帝国的地位那?就它们内部来说,它们有没有能力来维持自己的帝国地位,也是一个令当时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人颇费脑筋的事情。

以葡萄牙来说,它毕竟国家太小了,它的人口与它从事的事业确实差距太大,所以早在它建立帝国的过程中,一些问题就已深刻地表现出来。到后来,这些问题就与一般地帝国问题混淆在一起,难分难解。

(一)战线太长,“敌人”太多

战线太长,“敌人”太多、国家的财力和人力不足,经常显得捉襟见肘,这是葡萄牙在建立帝国过程中就面临的问题。这里的“敌人”加了引号,表示这些“敌人”不是天生与葡萄牙为敌,而是葡萄牙人自己制造出来的,因为他们要去**和掠夺他们。

早在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的曼努埃尔国王统治时期(1495~1521),可以说这是帝国正进入全盛的时期,但由于国王在对外征服上的大手大脚,**显得力不从心,一些人开始表示了自己的担心,有人用“印度的烟幕”来形容在东方殖民成功及表面的繁荣可能是一场虚幻的美梦。葡萄牙人占领果阿,在第乌打败印度阿拉伯人联合舰队,占领马六甲等,杀人无数,残忍异常,但他们也要付出血的代价。当时葡萄牙一些比较清醒的人也在关注以下事实:在遥远的东方他们的驻军被杀害,商行被烧毁,船只被击沉。占领一个地方往往要进入持续的冲突,取得一场胜利似乎是相对容易的,但要保卫胜利的成果可能是一场拖垮国力的消耗战。陆地上、海上,东方、美洲和非洲,小小的葡萄牙比寻同时向这些地方派出很多部队去进攻、去保卫,兵力总是显得不足。另外,漫长的航线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消耗生命的可能性,如海盗袭击、暴风雨和坏血病的折磨等都使许多海员葬身海底。

1、放弃北非

16世纪初,帝国在非洲碰到了第一次危机。曼努埃尔相扩大占领摩洛哥海岸的范围,想占领菲斯王国(今摩洛哥的前身)。他看中了这个王国肥沃的土地,认为这对葡萄牙构成了很大的威胁。1515年,葡萄牙军队开始了行动,可惜最后被摩尔人打败而归。这场失败意味着葡萄牙100年间在北非的殖民活动以失败而告终。

此后一段时间,葡萄牙在印度洋上、南中国海上和巴西的殖民事业虽然总的来说相对顺利,整个国家也逐渐进入佳境,但它在北非的扩张却是每况愈下。尽管这是的葡萄牙士兵都晓勇善战,但摩尔人攻陷葡萄牙在北非最南端的据点圣克鲁斯(今阿加迪尔地区),只有很少的葡萄牙士兵幸存下来,全城居民惨遭杀戮。摩尔人视之为同葡萄牙开战以来最辉煌的胜利。确实,葡萄牙在北非的阵地已是全面崩溃。次年,国王下令撤出萨菲姆,这里曾是他们侵略摩洛哥的重要基地,也是主教**所在地。16世纪中,葡萄牙又陆续撤出阿尔吉拉等地。这意味中葡萄牙的决策者开始放弃北非,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东方。这正是他们在澳门、日本和香料群岛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

2、海外收益的下降

16世纪初期的一段时间里,葡萄牙几乎垄断了香料贸易,1515年攻下霍尔木兹后进入垄断的顶峰。但好景不长,威尼斯人和阿拉伯人的反击很快就开始了,列万特重新成为重要的东西方香料贸易地区,地中海也很快恢复了相当繁荣的香料贸易。1525年和1527年间,法国里昂市场上出售的香料有一半是威尼斯从列万特运来的。实际上,葡萄牙人对马六甲和印度洋的控制只能是相对的,它所控制的是当时东方航线上最重要的港口,但对二流港口他们基本上无能为力。东方的香料不经马六甲也可运到印度洋,而印度洋太大了,葡萄牙人对它的控制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

想打破葡萄牙人对香料贸易垄断的人太多了,葡萄牙的招架能力有限。这场好望角航线与地中海航线的竞争,实际上是威尼斯及意大利各重要城市、阿拉伯商人,还有法国、英国、德国商人与葡萄牙人的竞争。在这种竞争格局当中,葡萄牙人的优势并不明显,这就使得传统的地中海航线在整个16世纪依然相当繁荣。

到16世纪30年代,威尼斯的报复加剧了。其中一个特别明显的标志是:甚至在欧洲北部的安特卫普的市场上,来自列万特的胡椒再次成为一个不可低估的因素。这里,政治因素也发生了重要作用。因为这时正是西班牙的理查五世帝国与法国之间的意大利战争如火如荼地进行地时候,同时查理五世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地冲突也经常发生,法国为了打败查理五世,开始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合作,与其签订友好条约,马赛地船舶可以直接驶入列万特(当时在奥斯曼帝国的管辖之下),于是在法国南方各大城市中,来自地中海的胡椒与来自大西洋的胡椒展开了激烈的竞争。16世纪60年代,奥斯曼土耳其与葡萄牙进入战争状态,这时甚至连葡萄牙自身都出现了胡椒短缺,经地中海运往欧洲的香料可能超过了好望角航线开辟前的水平。

运入欧洲的香料数量大增,增加速度大过香料消费的增长速度,香料的价格于是下跌,葡萄牙从香料贸易中获得的收益不断下降。另一方面,东方贸易的成本却在不断增加。有许多原因促使成本增加,比如竞争对象增加,大西洋上海盗猖獗,运送香料的船只需要舰队护航等都使成本上升。还有一种成本也在增加:东方一些地方的人很快就掌握了葡萄牙人制造武器的技术,葡萄牙人面对着更能打仗的东方人军队。达·伽马的大炮曾令印度人闻风丧胆,但几年后印度人造出的大炮比葡萄牙人面对的大炮更大。葡萄牙人从印度一个王公的军队缴获过一门大炮,长6米,重20吨,是有名的“第乌大炮”,葡萄牙士兵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炮。

葡萄牙**中也有一些比较清醒的人,他们看到完全依靠**的努力难以维持帝国现状;又由于**收入减少,每年拿不出足够的钱来为商队护航。1570年,**放弃了对东方贸易的垄断,开始把东方的经商大权出租给一些商人,为的是发挥私人的积极性。这虽然是葡萄牙**在开辟东方航线的过程中曾用过的办法,但在具体处理**与商人的关心方面,葡萄牙远远不够英国成功。

 引用发表评论
昵称:
评论内容:
 

 相关论坛】   【打印本页】   【发表评论/查看评论

::::::::::参阅:游戏同类文章
::::::::::相关精彩文章
  • 玩台服2个月,给新手的建议(2)(28)
  • 3种不适合玩大航海的人(28)
  • 教你如何操纵价格(28)
  • 西班牙金三角的小小意见(28)
  • 缎造心得:都柏林=>普利茅斯V.S汉堡心得报告(28)
  • 技能综合研究(28)
  • 新服西班牙1-30战迅速成长旅程(28)
  • 大航海综合资料--新手入门必看(28)
  • 海上的文学绅士--沃尔特·雷利(28)

  • ::::::::热门新闻关注::::::::